上緊發(fā)條,打開盒子,隨著音樂響起和底座旋轉,
音樂盒里的星星們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場景夢幻而美好~~~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一群星星的孩子們,
在音樂響起時,也會不同程度地或擺動身體,或哼唱起來~~~
研究表明,音樂的神奇魅力和自然的親近性常常會引起自閉癥兒童的積極反應(Kern, 2014)。音樂有這么奇妙的力量,我們該如何用音樂幫助星星孩子們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治療。
-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什么是音樂治療。在我們往期的文章中,已有詳細的介紹【音樂治療與睡眠健康】,即音樂治療是一門糅合了音樂、醫(yī)學及心理學的獨立學科,是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治療師通過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運用其專業(yè)知識及資歷與治療對象發(fā)展起來的治療關系來幫助治療對象實現(xiàn)與健康相關的目標。研究證明,音樂治療可應用于身體康復、促進運動、改善認知及交流、情感支持及表達、壓力管理、疼痛管理、增加動機支持及提升生活品質等方面。 是不是給自閉癥兒童做治療的時候放放音樂就是音樂治療了呢?不是的!簡單地在治療中加入音樂并非音樂治療所做的事情。作為科學系統(tǒng)的干預過程,音樂治療是以健康為目標的,強調良好的音樂體驗。自閉癥音樂治療常見的音樂體驗形式有:歌唱、音樂律動、器樂演奏、音樂繪畫、音樂游戲、歌曲創(chuàng)作等等。這些體驗都是可以互動的、連接的。而積極有效的互動連接是音樂治療師引導自閉癥兒童并進行針對性干預的關鍵。例如,某自閉癥兒童在音樂治療師引導下通過器樂演奏的體驗來促進社交目標。在這種音樂干預下,這個孩子將學會主動給全家人分配樂器、帶領他們什么時候開始演奏樂器以及何時結束,這樣的社交聯(lián)系在之前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是沒有的 。
- 我們注意到,特殊兒童也有開設音樂教育的課程。那么,自閉癥音樂治療和音樂教育一樣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對比。首先,二者的目標不一樣。音樂治療的目標是非音樂的,與健康相關的,關注的是兒童的身心需求;而音樂教育是以教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為目的,常常會存在個人外部的文化和社會期望(例如高要求的音樂技能或大大超出他們認知理解范圍的音樂知識),而這些有可能是自閉癥兒童不需要的,甚至是阻力。一例個案研究中,一位名叫Ann的自閉癥兒童在音樂治療課堂的輔助提示(完全或部分)或不順從行為(被動或攻擊)比在音樂教育課堂中的要少,而這兩種行為通常容易在不匹配自閉癥兒童的身心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其次,二者成員間的關系不一樣。音樂治療的治療過程是音樂治療師和自閉癥兒童、家庭以及專業(yè)團隊共同合作進行的。因此,音樂治療師不是去改變自閉癥兒童,而是和兒童一起工作的,他們之間是平等的關系;音樂教育則說教性強,與兒童之間多為是自上而下的關系。另外,二者的側重點不一樣。音樂治療關注重點的是過程,是如何與自閉癥兒童進行互動的,而與他們學了多少無關;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如何打破交流障礙和建立聯(lián)系,滿足他們非音樂的需要。而音樂教育更多關注在音樂知識是否傳授下去,他們是否學會用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等。
以上是櫸之鄉(xiāng)針對自閉癥音樂治療的一些簡略科普,你先了解一下吧,接下來還有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