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而厚重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迅速推進,該如何傳承農耕記憶、留住農耕文化?2012年9月底,西來農耕文化陳列館建成并對外免費開放。陳列館位于西來鎮(zhèn)林園路8號,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這是蘇中地區(qū)首家農耕文化陳列館,是靖江農耕文化的活標本。
西來農耕文化陳列館與西來科技植物園為鄰,白墻黛瓦,綠樹掩映,它與周邊的西來鎮(zhèn)文化廣場、中華傳統(tǒng)美德碑廊、慈善林、文體中心等相互呼應,構成了西來特有的公益性文化活動陣地。
西來鎮(zhèn)農耕文化陳列館分為主展館、農耕文化園和游客互動區(qū)3個部分。其中,主展館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展館一層主要陳列展示農具和西來鎮(zhèn)歷史沿革及相關典籍。農具按春、夏、秋、冬四季使用情況分別陳列,既有迄今還在使用的釘耙、鋤頭、糞桶等,更有幾近淘汰的犁、稻床、扇車、“三線”絞繩機等。西來鎮(zhèn)歷史沿革部分詳細介紹從三國孫吳時期至近代西來鎮(zhèn)沿革,重點介紹歷史上與農墾及水利有關的人和事。而典籍部分則主要陳列展示清朝嘉慶年間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民間田地、生產資料買賣契約、農戶上繳政府公糧課銀憑證、催繳公糧通知單及土地房產證等;展館二層主要陳列展示西來鎮(zhèn)及周邊地區(qū)歲時年俗、文娛美食、迎親嫁娶、農副百工等民風習俗圖片及相關用品,游客還可以通過聲控視屏、觸摸屏等多媒體設施了解更多與陳列品相關的信息;農耕文化園內草木茂盛、景色宜人。有二十四節(jié)氣路、農書及賦稅沿革路、《太平祥和圖》石刻墻、農耕雕塑、兒童嬉戲組雕、“西來人家”格局復原展示和“徐記鐵鋪”、“金波竹器店”、“朱氏紡織坊”等老店鋪、老作坊復原展示;游客互動區(qū)有互動水車(三組),農耕楹聯(lián)長廊及磨坊等。
游覽西來農耕文化陳列館,可以憶苦思甜,可以教育后人,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農耕文化所蘊含的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理念,從而“充足電”再出發(fā)。這也正是此處景點年游客數(shù)萬人次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