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tǒng)的介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者利用各種音樂形式的經驗和治療過程中形成的動態(tài)關系,幫助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近年來,國內外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85%以上的孤獨癥兒童對音樂反應良好,幾乎所有孤獨癥兒童都對音樂感興趣,音樂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音樂療法在幫助孤獨癥兒童發(fā)展語言、非語言表達、社會情緒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夠緩解孤獨癥兒童的消極情緒,使其身心得到愉悅。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音樂療法,并逐步將其應用于兒童孤獨癥的治療。但是根據初步調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對音樂療法的了解并不多。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對地方音樂療法的流行情況、影響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音樂療法推廣的價值和合理的推廣形式。
音樂是一種強有力的感覺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覺體驗。音樂可以給人以多種刺激,而且,音樂結構的體驗可以長時間地吸引和保持人的注意力,提高注意力的集中能力。不同的音樂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不同的音樂可以引起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同時音樂也是一種獨特的交流形式,對于音樂而言,最重要的交流意義是非語言的。音樂是一個有效的媒介,它可以幫助那些脫離現實和社會的病人回到現實世界,與外界建立聯系。
1.生理/物理作用:引起多種生理反應,如血壓降低,呼吸變慢等。音樂也有明顯的止痛效果。另外,一些研究發(fā)現,音樂能顯著提高人體中免疫球蛋白水平。 2.人際/社會作用:作為一種非語言的社交藝術形式,音樂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社交活動。治療師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活動,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愉快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使患者逐漸恢復并保持社交能力。3.心理/情緒作用:音樂對人的情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音樂成為音樂治療人員手中強有力的武器。人們情緒發(fā)生了變化,看待問題也會發(fā)生變化,音樂治療師正是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巨大影響,通過音樂來改變情緒,最終改變人們的認知。4.審美作用:在人類的內心世界中,音樂是最直接、最接近、最純真的,是人類心靈的創(chuàng)造物,沒有任何客觀世界的束縛,是人類內心世界的直接外化。美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一個人經歷過美,就體會到了自己生命的本質力量。
1.通過音樂回憶治療找尋學生快樂情感體驗,調節(jié)學生情緒由于對新環(huán)境、新伙伴和老師的不適應,孩子入學第一天出現了嚴重的情緒問題。為有效緩解其緊張、恐慌的情緒,我們可以采用了音樂回憶治療法,通過及時詢問學生家長,了解到伴隨著學生愉悅情感的歌曲并對該生進行音樂回憶,為孩子適應集體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每當孩子出現情緒暴躁時,我們可以帶他聽音樂。先播放他最喜歡聽的幾首曲子,讓他立刻安靜下來,然后我會選一些新的曲子給他聽,觀察他的反應和表現。當他開心的時候,他會專注的聽著音樂,使其慢慢平復情緒。3.通過集體音樂活動發(fā)展學生正確的社會行為智力障礙兒童一般很難掌握正確的社交技巧,有組織地進行歌唱、節(jié)奏和運動等音樂活動,為學生學習社會行為提供環(huán)境刺激。在小組教學中,可以采用“你好歌”、“找朋友”等方法,讓孩子認識了班上同學的名字,正確詢問好方法,遵守秩序,使同學們在愉快的音樂體驗中,參與集體活動,減少錯誤行為。學生在進入學習狀態(tài)前,必須學會目光接觸、聽話、專心等,通過個人的音樂活動,使這些學習能力得到明顯的培養(yǎng)。趣味性的音樂活動有助于維持師生之間的目光接觸,延長目光接觸時間。透過音樂治療,教師可運用視、聽、觸等感官暗示,協助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現在自閉癥兒童的診斷率越來越高,但幸運的是,治療自閉癥兒童的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和實踐。目前,音樂療法已被廣泛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師通過不斷學習,豐富了臨床知識,完善了音樂治療方案,并將其運用到音樂活動中。深信在音樂之美的熏陶下,每個孤獨癥患兒都可以快樂起來,讓自己早日回歸主流社會,走出孤獨的世界。